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一带一路”上的绿色港口:机遇与创新相伴

发布时间:2019-12-03    浏览数:1133次
港口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重要支撑。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我国绿色港口建设也迎来难得的机遇期。

日前,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宁波梅山物流产业聚集区管理委员会、宁波舟山港集团、落基山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国际港口论坛上也发布了一系列梅山绿色港口建设“重磅文件”,为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实施梅山近零碳示范区建设规划,推广低碳港口和“港、产、城”融合发展经验以及促进国际港口交流合作提供推动力,同时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创新模式和绿色力量。
 


绿色港口建设:有成果也有短板

据了解,在全球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绿色港口建设备受重视。如,新加坡是全球最早注重并坚持环境保护的枢纽型港口之一。

2018年11月,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宣布:从2020年起,将禁止船舶在新加坡港区内把船舶脱硫设备的洗涤水排入海中,而安装混合型脱硫设备的船舶将被要求切换到闭环模式,以促使船舶采用更洁净的燃油。此外,比利时安特卫普港、新西兰奥克兰港等全球知名港口,也很早就通过建设岸电系统、布局LNG加注服务等措施,积极应对抵港船舶硫排放。

“十二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部开展了绿色港口主题性试点示范工作,先后确立了连云港等4批11个绿色港口,并发布了《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标准》。就我国而言,绿色港口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绿色港口发展理念初步确立,绿色港口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绿色港口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绿色港口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国内很多港口岸线主要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如近年来,宁波舟山港在绿色港口建设的各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包括集卡“油改气”、船舶岸电供应、牵引车“一拖多挂”、龙门吊“油改电”、RTG油改电技术改造以及清洁能源应用等,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

然而即使建设绿色港口的重要意义已成为国内行业共识,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我国的绿色港口建设水平仍然与多数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也存在不少短板和困难。

如,由于我国大多数港口都是老港口且港口规模过大,港口的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落后难以适应绿色港口发展;绿色港口建设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尚未健全,系统的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还没有形成;在具体举措上不注重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没有形成统一的绿色港口建设规划等。

“一带一路”:带来难得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绿色港口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绿色港口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绿色港口建设和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多元化机遇就非常符合港口的需要,首先‘一带一路’需要大量交通的支撑,在这方面港口是有优势的,而且‘一带一路’牵涉大量跨国运输,这也是港口的强项。”相关受访专家表示。

目前,“一带一路”上的不少港口都在加快绿色港口建设的步伐。据了解,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核心区重要支撑,宁波梅山港自2010年开港以来,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宁波梅山国际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号召,在港口清洁能源利用、节能减排以及智慧智能港口试点示范项目的开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翻阅《梅山创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总体规划》了解到,近零碳示范区建设将为宁波梅山在新时代带来独特的竞争新优势,增添宁波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并将其打造成为以绿色为底色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形成面向全球的“港口-产业-城市”综合开发区的新典范。

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记者还从论坛上了解到,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港,宁波舟山港打出了绿色发展组合拳。

一方面,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先后实施了镇海港区、北仑港区等码头的搬迁改造工程,将原来的散货码头改造为件杂货码头或集装箱码头,有效减少了煤炭、矿石等散货作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另一方面,深入推进港口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应用,推动工程建设实现节能发展。

据介绍,宁波舟山港全面开展了龙门吊“油改电”项目,实现宁波港域全覆盖,集团LNG集卡超650辆。2016年,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被中国港口协会授予全国首批“四星级绿色港口”称号,并入围“亚太绿色港口奖励计划”,成为我国唯一上榜的集装箱码头公司。

“在绿色港口的建设中,宁波舟山港得到了良好发展和经济上的回报。建设绿色港口,给企业和社会都带来了宝贵的财富。”宁波舟山港集团副总经理向坚刚表示。

近零碳排放示范区:绿色港口的创新建设路径

近零碳排放示范区,是指该区域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高水平建设的同时,实现区域内碳排放趋近于零,经济增长由新兴低碳产业驱动,能源消费由先进近零碳能源供给,建筑交通需求由智慧低碳技术满足,并在远期最终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源与汇的平衡(净零碳排放)。

据了解,梅山是宁波的新区,当前正处在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港-产-城”综合开发和建设强度较高的阶段。

与会专家认为,梅山应该充分重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尚未规模化建设和“高碳锁定”的时机,全方位探索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模式,各经济部门应在现有绿色和环保政策基础上继续加大实施力度,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实现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脱钩。

《梅山创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总体规划》提出,到2030年,梅山单位GDP碳排放量低于0.05吨CO2/万元示范区有望在2050年最终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源与汇的平衡(净零碳排放)。

实际上,在《巴黎协定》的推动下,“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成为很多国家、多边开发银行、行业巨头、行业组织的长远目标。

“打造规划与建设近零碳排放区的‘梅山模式’,也将为国家遴选近零碳排放示范区提供领先案例。”

与会专家表示,宁波梅山在借鉴国外近/净零碳排放城市建设经验时,也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科学制定近零碳城市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低碳技术和市场创新的优势,充分调动公共部门、企业、社会组织、民众等多方面的力量,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共赢。

来源:中国发展网